二手房买卖中介陷阱有哪些应对方法?
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中介陷阱时有发生,了解相应的应对方法是保障自身权益的关键。以下是常见的中介陷阱及应对措施。
首先是虚假房源陷阱。有些中介为吸引客户,会发布一些价格低、条件好但实际并不存在的房源信息。应对这种陷阱,购房者要保持警惕,要求中介提供房源的详细信息,如房产证复印件、产权人联系方式等。同时,实地查看房屋状况,核实房屋的真实情况。依据《民法典》的诚实信用原则,中介有义务提供真实的房源信息,若存在虚假宣传,购房者有权追究其责任。
其次是隐瞒房屋瑕疵陷阱。中介可能会刻意隐瞒房屋存在的质量问题、产权纠纷等瑕疵。为避免这种情况,购房者在签订合同前,应仔细查看房屋的各项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的房屋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如果发现房屋存在隐瞒的瑕疵,中介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中介隐瞒房屋瑕疵的行为侵犯了购房者的知情权。
再者是高额收费陷阱。部分中介会以各种名义收取额外的费用,如看房费、加急费等。购房者在与中介签订委托合同时,要明确中介费用的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避免出现乱收费的情况。对于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购房者有权拒绝支付。根据相关规定,中介服务收费应当明码标价,不得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
另外,还有一房多卖陷阱。有些不良中介可能会将同一套房屋同时卖给多个购房者,导致购房者的权益受损。购房者在签订合同后,应及时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网签备案手续,确保房屋交易的合法性和唯一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商品房预售、现售都应当进行备案登记,以防止一房多卖的情况发生。
最后是诱导签订阴阳合同陷阱。中介可能会诱导购房者签订阴阳合同,以达到避税等目的。阴阳合同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一旦发生纠纷,购房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购房者要坚决拒绝签订阴阳合同,按照法律规定如实申报房屋交易价格。《税收征收管理法》明确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签订阴阳合同逃避纳税义务是违法行为。
总之,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购房者要增强法律意识,谨慎选择中介机构,仔细审查合同条款,遇到问题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有效应对中介陷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