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价内税和价外税?
我在处理一些财务事务时,总是听到价内税和价外税这两个词,但一直不太明白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这两种税具体是怎么定义的,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区别,希望能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释。
展开


价内税和价外税是税收的两种分类方式,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价内税是指税金包含在商品价格内,作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简单来说,就是你看到的商品标价里已经包含了税款。比如消费税,我们购买的高档化妆品、烟酒等商品,其价格中就已经包含了消费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或者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这意味着消费税是在商品生产、流通或消费环节中,直接包含在商品价格里,由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并支付。 价外税则是指税金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而是在商品价格之外另行收取。增值税就是典型的价外税。例如,我们购买一台电脑,标价为5000元(不含税),增值税税率为13%,那么需要支付的增值税就是5000×13% = 650元,总共要支付565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明确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这表明增值税是在商品价格之外单独计算和征收的。 价内税和价外税的主要区别在于税金是否包含在商品价格中,它们在计税方式、税负承担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价内税的税负相对较为隐蔽,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能不太能直观感受到税款的存在;而价外税则更加透明,消费者能清楚看到自己支付的税款金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