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出租枪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


非法出租枪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客体要件。这一罪名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公共安全关系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国家对枪支、弹药实行严格管理,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比如,非法出租枪支可能导致枪支流入不法分子手中,从而引发暴力犯罪,严重威胁公共安全。 其次是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出租枪支的行为。这里的枪支包含公务用枪和民用枪支。而且因主体不同有不同情况,依法配备公务用枪人员或单位非法出租枪支,或者依法配置民用枪支的人员或单位,非法出租枪支并造成严重后果。像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警察,将自己的配枪出租给他人,就符合这一客观行为;依法配置民用枪支用于狩猎的人员,出租枪支导致他人用该枪造成严重伤亡后果,也属于此列。所谓非法出租枪支,就是违反国家枪支管理规定,擅自收取租金,把枪支在一段时间内有偿租给他人或单位暂时使用。 再者是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配备、配置枪支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我国《枪支管理法》,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部门的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行职责有必要使用枪支时可配备公务用枪;一些特定单位如经省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专门从事射击竞技体育运动的单位等,可以配置民用枪支。这些依法能持有枪支的单位和个人,才可能成为非法出租枪支罪的主体。 最后是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也就是明知是禁止出租、出借枪支、弹药,却故意出租、出借给他人。例如,行为人清楚法律规定不能出租公务用枪,但为了谋取私利还是将其出租,就具备了主观故意。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