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对犯罪嫌疑人有怎样的规定?
我朋友最近因一些事被取保候审了,我们不太清楚这之后他具体要遵守哪些规定,比如能不能正常外出、生活上有啥限制等。想了解下相关的具体要求和规定,避免不小心违反了规定。
展开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定。首先,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这是为了确保司法机关能够随时掌握犯罪嫌疑人的行踪,防止其逃跑或逃避侦查、审判等。例如,若要离开本市、县出差、探亲等,必须事先获得执行机关的批准。 其次,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要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这是为了保证执行机关与犯罪嫌疑人的联系畅通,便于传唤等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换了新的工作单位,就要及时告知执行机关。 再者,在传讯的时候必须及时到案。当司法机关需要了解案件情况、进行讯问等时,犯罪嫌疑人要按照要求准时到达指定地点接受调查。 另外,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证人的证言对于案件的侦破和审判至关重要,犯罪嫌疑人不能通过威胁、利诱等手段干扰证人正常作证。 最后,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毁灭、伪造证据会严重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串供则可能导致司法机关难以查明真相。 这些规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文。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有助于案件的顺利进行,也体现了对法律程序的尊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