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交通事故处理需要什么证件?


在处理汽车交通事故时,不同身份的当事人需要携带的证件有所不同。 首先,如果是机动车驾驶人 ,通常要携带以下证件:驾驶证,它是证明你具备合法驾驶资格的证件,上面记录着你的基本信息、准驾车型等,处理事故时交警会查看确认你是否能合法开车;行驶证,这是车辆的“身份证”,能显示车辆的基本情况、所有人等信息,便于确定车辆合法性和后续责任认定;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单,交强险是国家规定必须购买的保险,这份保险单是处理事故涉及保险赔偿的重要依据;若购买了商业保险,也要带上商业保险单,在交强险赔偿不足时,商业险可能会发挥作用;要是有人受伤,还得带上伤情诊断书,用于确定受伤情况。 其次,若是非机动车驾驶人 ,一般要携带身份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如果受伤了,同样需要带上伤情诊断书。要是受伤住院无法亲自处理,受委托人和委托人需要签好委托书一同带去,受委托人也要带上自己的身份证 。 此外,去交警队处理事故时,一般还需要当事人上述提到的驾驶证、身份证、行驶证、车辆来历证明、保险单等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法律依据方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虽未明确列举所有需携带证件,但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而这些证件对于交警准确认定事故责任、处理事故赔偿等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概念: 驾驶证:是允许某人驾驶特定机动车的法律证件。 行驶证:记录车辆信息,证明车辆具有合法上路资格。 交强险:全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商业保险:车主自愿购买的,用于补充交强险赔偿不足等情况的保险。 委托书:是指委托他人代表自己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被委托人在行使权力时需出具委托人的法律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