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借条一样的文书有哪些?


在法律领域,和借条类似的文书有欠条。借条和欠条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际的借贷关系,但它们也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两者证明的关系不同。借条证明的是借款关系,而欠条证明的是欠款关系。借款肯定属于欠款,但欠款不一定是借款。比如,因为买卖、劳务、企业承包、损害赔偿等多种事实都可能产生欠款,进而形成欠条。 其次,在合法性审查时适用的法律有所不同。由于借条是基于借贷关系形成的,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像“驴打滚”“利滚利”等高利贷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由此形成的借条会产生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欠条主要产生于买卖、赊销等交易活动过程中,其载明的权利能否受法律保护,关键在于交易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违背国家禁止性规定的交易行为是无效的。 再者,在未注明偿还日期的情况下,二者诉讼时效期间的起始时间不一样。约定了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时效是相同的;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则存在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无论是借条还是欠条,都要符合这些规定才有效。 另外,还有收条。收条主要是证明收到了某样东西,比如收到借款、收到货物等。但收条和借条、欠条又有不同,它重点在于表明接收这一事实,不一定涉及借贷或欠款的债权债务关系。比如,有人代别人收到一笔钱,就可以写收条。 相关概念: 诉讼时效:简单说就是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时间限制,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利主张。 公序良俗: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简单理解就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一般秩序和大家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违背这些要求,否则可能不被法律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