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被抓会怎么处理?


如果酒后驾驶被抓,处理方式如下: 首先,执法人员会对驾车人进行抽血检测,以此确定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这个过程一般需要四到五天。 然后,根据血液酒精含量来定性并进行相应处罚: - 若酒精含量小于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会被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同时一次性记12分。要是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若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则属于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醉酒驾驶机动车还构成危险驾驶罪,根据刑法规定,处拘役并处罚金。 接下来的流程中,交警队会告知户籍派出所,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可能需交10000元保证金)。派出所会指定办理gps手机号,要求保持随打随接状态,顺利的话一天能办完,慢点可能两天。办完后,需按照要求每月26号到所里报到,并手写一份汇报。最后,案件将会转交给检察院,等待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半月。 总之,酒后驾驶的处罚很严厉,所以一定不要酒后开车。 相关概念: 饮酒驾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