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被起诉会怎么样?
我是个未成年人,最近不小心卷入了一场纠纷,对方说要起诉我。我特别害怕,不知道被起诉后会面临什么情况,会不会留下案底,对我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会不会有很大影响,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当未成年人被起诉时,法律会有一系列特殊的规定和处理方式。首先,我们要明白,未成年人是指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在法律上,由于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对他们的处理和成年人有所不同。 从诉讼程序上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讯问和审判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这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在诉讼过程中有亲人的陪伴和支持。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比如申请回避、进行辩护等。 在民事案件中,如果未成年人被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人在民事纠纷中需要承担责任,一般是由其监护人来承担赔偿等责任。不过,如果未成年人有自己的财产,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对于刑事案件,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被起诉,处罚也会相对从轻或者减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未来,减少犯罪记录对他们的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未成年人被起诉后,法律会充分考虑他们的特殊性,在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会注重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尽量减少诉讼对他们成长的负面影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