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骗儿童罪具体的量刑时长是怎样的呢?
在现实生活中,偶尔会听闻一些拐骗儿童的案件,让人十分揪心。很想清楚对于拐骗儿童这种犯罪行为,法律上到底是依据哪些因素来确定具体的判刑时长,有没有一些特殊情况会影响量刑呢?
展开


拐骗儿童罪是一种严重侵害儿童权益和家庭关系的犯罪行为。通俗来讲,就是通过欺骗、利诱或者其他手段,将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带走,使其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监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罪是行为犯,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拐骗行为,并且让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了家庭或者监护人,原则上就构成了拐骗儿童罪,应当立案追究。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儿童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家庭和监护人的照顾与保护。拐骗儿童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家庭的完整性,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法律通过明确的量刑规定,旨在严厉打击这种犯罪行为,保护儿童的安全和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在司法实践中,具体的量刑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拐骗的手段、对儿童造成的伤害程度、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等。但总体而言,法律对拐骗儿童罪的量刑是明确且严肃的,以彰显对儿童权益的特殊保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