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防范电信诈骗三不原则的是什么?
我老是收到各种电信诈骗信息,听说有防范电信诈骗的三不原则,我想知道这三不原则具体是啥,另外哪些情况是不属于这三不原则的,这样我能更好地识别诈骗,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展开


防范电信诈骗的“三不原则”指的是“不轻易相信、不随意透露、不盲目转账”。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不轻易相信:这意味着对于来源不明的信息、陌生人的承诺等,不能毫无根据地就相信。比如有人打电话说你中了巨额大奖,要先交手续费才能领取,这时候就要保持警惕,不能轻易相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的,会受到相应处罚。所以不能轻信那些可能存在诈骗意图的话语,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不随意透露:就是不要随便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像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告诉别人。这些信息一旦泄露,不法分子就可能利用它们来盗取你的钱财。因为在电信诈骗中,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来实施诈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可能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 不盲目转账:在进行转账操作前,一定要核实对方的身份和转账的事由。有些诈骗分子会编造各种理由,如家人突发疾病急需用钱等,诱导你转账。此时,要冷静思考,通过多种方式确认情况的真实性,避免盲目转账造成财产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除了这“三不原则”之外的行为,都不属于防范电信诈骗的三不原则范畴。比如随意与陌生人搭讪并主动透露自己的生活细节、对一些看似诱人的信息轻易心动但并非涉及转账等,这些行为虽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诈骗发生,但也不符合三不原则倡导的谨慎防范理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