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经营范围不一致怎么办?
我开了家小店,拿到营业执照后又办了许可证,结果发现两者的经营范围不一样。我搞不清该以哪个为准,继续按现有情况经营会不会违法?该怎么解决这个不一致的问题呢?实在是很困扰。
展开


当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经营范围不一致时,这是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法律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的概念。营业执照是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准许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凭证,它规定了市场主体可以开展的一般性经营项目范围。而许可证是在某些特定行业或经营项目中,需要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才能开展经营的凭证,它针对的往往是需要特殊监管的经营活动。 根据《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企业的经营范围应当与章程或者合伙协议规定相一致。如果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经营范围不一致,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法律风险。在实际经营中,一般来说应以许可证上的经营范围为准。因为许可证是针对特定经营项目的批准文件,意味着只有获得许可的经营活动才是合法合规开展的。 如果发现两者经营范围不一致,应该及时进行处理。首先要向相关的发证机关进行咨询,了解具体的情况和处理办法。通常需要对营业执照或者许可证的经营范围进行变更,使其保持一致。一般流程是先准备好相关的申请材料,比如申请书、证明文件等,然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或者向颁发许可证的部门申请变更许可证的经营范围。 若不及时处理,继续按照不一致的经营范围进行经营,可能会被认定为超范围经营。根据《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对于无照经营或者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部门有权依法予以查处,可能会面临责令停止经营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定数额的罚款等处罚。所以,一旦发现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经营范围不一致,要尽快采取措施解决,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麻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