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被骗了开对公账户该怎么办?

我之前稀里糊涂就被人骗着去开了对公账户,现在心里特别慌,也不知道这事儿会有啥后果,自己要承担什么责任。就想知道在这种被骗的情况下,我具体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自己权益,降低可能面临的风险,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对公账户
  • #被骗开户
  • #法律责任
  • #维权途径
  • #刑事诉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如果不幸被骗开了对公账户,以下是一些应对方法和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 首先,要赶紧保存好被欺骗的相关证据。这些证据是后续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比如与开户相关的文件、和骗你的人之间的通信记录、交易记录等。简单来说,就是能证明你是被骗去开账户的各种材料。 接着,马上到当地公安机关进行举报,并向执法人员提供你保存好的证据材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所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是你的权利也是义务。公安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 要是情况紧急,还得迅速和银行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要求冻结该账户,防止骗子利用这个账户进行更多非法活动,造成更大的损失。 关于骗你开对公账户行为的法律责任,如果诈骗者利用虚假手段诱使他人开设公共账户,且其所得诈骗金额已高于三千元人民币,当地公安机关有权对此立案调查,对涉案行为人给予相应法律惩戒。《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数额较大一般就是指达到三千元及以上。 要是诈骗所得额较少,还没达到规定备案标准,你可以考虑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受骗资金。如果诈骗金额庞大,涉案行为人将会受到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是管制等刑罚,同时还要附加或单独罚款等经济惩罚;若诈骗金额极为庞大,甚至涉及其他严重情节,那么责任人将会被判处三年至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附加一定数额的罚金;要是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涉及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案件,责任人则可能面临着长达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同时还需要缴纳罚金或被没收全部财产。 另外,你还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律师能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为你提供更详细准确的法律建议和维权方案。 相关概念: 对公账户:是指基本账户、一般账户、专用账户及临时账户。公司对公账户是公司作为法人在银行开设的账户,用于公司日常的资金收付等业务往来。 立案标准:是判断案件是否成立的初始标准。在刑事案件中,达到立案标准,公安机关才会正式启动侦查程序。不同的犯罪类型有不同的立案标准,比如这里提到的诈骗案,三千元就是一个常见的立案标准数额 。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管制: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下进行改造的刑罚方法。 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