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款还不了起诉了仍然不还该怎么办?
我之前借钱给别人,对方到期却还不了钱。我起诉到法院胜诉了,可对方还是不还钱。我现在很苦恼,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想了解面对这种情况,法律上有哪些具体的解决办法,怎样才能让对方还钱。
展开


如果欠款还不了起诉后仍然不还,可采取以下办法: 首先,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在获得胜诉判决后,对方仍不还款的,当事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通过多种手段来促使被执行人履行还款义务,常见的有: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在金融系统的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在案外人处的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例如,法院冻结了欠款人的银行账户,里面的钱就无法随意支取,直到履行还款义务。 其次,如果对方确实没有履行能力,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可以暂时中止执行。待其有履行能力后或随时恢复执行。要是对方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法院会终止执行。 再者,如果发现对方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比如欠款人明明有房产、车辆等财产,却故意不还钱,还转移财产,就可能构成此罪。 在这个过程中,债权人自己也可以积极查找债务人的财产线索,提供给法院,协助法院执行。同时,也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比如告知其单位、亲友等,让他们帮忙督促债务人还款 。 相关概念: 中止执行: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某种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使执行程序暂时停止,待该情况消除后再恢复执行程序的制度。 终止执行: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些特殊情况,使执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或者没有必要继续进行时,结束执行程序的制度。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