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把车撞了该怎么办?


如果喝酒把车撞了,要按照以下步骤处理:首先是事故现场处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若造成人身伤亡,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警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要是没有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接着是责任认定环节。交警到达现场后,会通过勘查现场、询问当事人等方式,根据事故情况出具责任认定书,划分双方责任。 然后是面临的处罚方面。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最后是赔偿问题。按照责任认定书确定的责任比例进行赔偿。如果购买了相应的车险,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进行赔偿。超出保险范围的部分,由责任方自行承担。赔偿项目可能包括车辆维修费用、误工费、交通费等,如果造成人员伤亡,还会涉及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 相关概念: 责任认定书:是交警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书面文件,确定事故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比例。 醉酒驾驶: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饮酒后驾驶: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