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肇事者无力赔偿,法院会怎样处理?
我家人前段时间遭遇交通事故,对方负主要责任,但对方经济状况很差,看样子没有赔偿能力。现在我们担心拿不到应有的赔偿,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法院一般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处理。
展开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肇事者无力赔偿,法院通常会按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这是基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规定,强制保险的目的就是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为受害人提供基本的保障。例如,若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医疗费用5万元,而强制保险的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万元,那么保险人就会在这1.8万元的限额内进行赔偿。 其次,若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之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比如,抢救伤者的费用达到了10万元,超出了强制保险的限额,此时救助基金就会垫付超出部分的费用,后续再向责任人追讨。 再者,法院会强制执行肇事者的财产。这是为了确保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法院会通过查询、冻结、扣划等方式,对肇事者名下的存款、房产、车辆等财产进行处置。 若经强制执行后,肇事者确实无力赔偿,法院会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中止执行是指在出现某些法定情形时,暂时停止执行程序,待情形消失后再恢复执行;终结执行则是在特定情况下,结束执行程序,不再继续执行。 另外,如果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法院可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责任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法院可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责任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