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最新版是什么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是为了加强测绘管理,促进测绘事业发展,保障测绘事业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服务,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而制定的法律。现行有效的是2017年4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修订,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版本。 这部法律涵盖了测绘领域的多个重要方面。在基础测绘方面,它规定了基础测绘是公益性事业,明确了基础测绘的分级管理体制,即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军队测绘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基础测绘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基础测绘规划及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基础测绘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这一规定有助于保障基础测绘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国家的各项建设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支持。 对于测绘资质资格,法律规定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测绘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测绘活动。从事测绘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条件。这是为了确保测绘工作的质量和专业性,只有具备相应能力和条件的单位和人员才能从事测绘业务,防止不规范的测绘行为带来的各种问题。 在测绘成果管理上,国家实行测绘成果汇交制度,测绘项目完成后,测绘项目出资人或者承担国家投资的测绘项目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汇交测绘成果资料。同时,测绘成果的保管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测绘成果的完整和安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和提供利用。这有利于实现测绘成果的共享和有效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在法律责任方面,对于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如未取得测绘资质证书擅自从事测绘活动、测绘单位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从事测绘活动等,都规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规定为测绘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维护了测绘市场的正常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