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律规定的赡养费最低标准是多少?

我想了解一下赡养费最低标准的问题。家里老人要求给赡养费,我收入不高,不清楚按照法律规定,我这种情况该给多少赡养费才符合标准,想知道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心里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赡养标准
  • #法律规定
  • #赡养费
  • #老人赡养
  • #赡养义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律并没有明确统一规定赡养费的最低标准。一般来说,判定赡养费会综合多方面因素。 首先,若子女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或者无劳动能力,通常视为无赡养能力,无需支付赡养费。这是考虑到子女自身都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确实没有能力承担赡养费用。相关法律依据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里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如果子女连自己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也就无法履行经济供养义务。 其次,如果子女有赡养能力,计算方式如下: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当子女人均月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然后将应付的赡养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比如,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超出最低生活保障线1000元,有两个子女,那么总共需拿出1000×50% = 500元作为赡养费,如果有三个子女,则需拿出1000×40% = 400元作为赡养费。人民法院认定赡养费的标准还包括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老人实际需求也不一样,要综合这些因素保障老人生活同时兼顾子女负担能力。 此外,对于农村老人,一般以上一年度当地政府统计部门所公布的农民年均生活费用数值作为参考来制定赡养费用标准。这是考虑农村经济和生活特点,以当地统计数据为依据,使标准更贴合实际情况。 相关概念: 最低生活保障线:是国家为救济社会成员收入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人口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标准,低于这个标准的家庭或个人,可享受相应救助。 赡养费:是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费用,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费用帮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