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驾驶在什么情况下会撤销行政处罚?


饮酒驾驶的行政处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能会被撤销: **一、存在特殊行为情形可不视为违法从而不进行处罚** 1. 挪车情况:如果驾驶者仅在挪车过程中饮酒,比如只是为了将车辆短距离移动以便停车入库,且并未酿成严重交通事故,这种情况下一般不视为违法,也就不会进行处罚。 2. 紧急情况:当出现突发紧急状况时,因情况紧急而不得已进行酒驾行为的,可暂免处罚。例如,为了紧急送突发重病的家人去医院,在没有其他替代交通方式的极端情况下饮酒驾车。 3. 车内休息:驾驶员若在饮酒后选择在驾驶室内短暂休息,并未启动车辆行驶,不会被认定为酒驾违法行为,也就不存在行政处罚。 4. 隔夜酒驾:如果驾驶员在饮酒后将车辆安全地停放在指定位置,经过数小时甚至隔夜之后,酒精在体内已经充分代谢,再返回取车驾驶,这种情况一般也不会被视为违法行为。 **二、通过法定程序纠正错误处罚** 当事人对酒驾的行政处罚不服时,可以通过以下合法途径来争取撤销行政处罚: 1. 行使陈述与辩护权利:当事人有权向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理由,提供相关证据,说明自己不应受到该处罚或者处罚过重等情况,行政机关在审查后如果认为当事人的陈述和辩护合理,可能会撤销或变更原处罚决定。 2. 申请行政复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复议机关会对该行政处罚进行全面审查,如果发现处罚存在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程序违法等问题,就会作出撤销行政处罚的决定。例如,处罚机关在作出处罚时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调查取证,复议机关就可能撤销该处罚。 3. 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如果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满意或者直接认为行政处罚违法,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会依法审理案件,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对行政处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如果法院认定行政处罚确实存在违法情形,将依法判决撤销该行政处罚。例如,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条文已经废止,但行政机关仍依据该条文作出处罚,法院就会撤销该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