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退税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补税呢?
我对个税退税和补税的情况不太清楚。之前一直以为退税就是退钱,可听说有时候退税还会变成补税。我自己也办理过个税退税,就想知道在哪些情况下,原本以为能退税,最后却变成要补税了呢,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要搞清楚个税退税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补税,我们首先要明白几个基本概念。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基于我们一整年的综合所得来确定的。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这四项。在平时,单位或者支付报酬的一方会按照一定的规则预先帮我们代扣代缴一部分税款。 而到了年度汇算的时候,就需要把这四项综合所得汇总起来,按照统一的税率来计算全年实际应该缴纳的税款,然后和平时已经预缴的税款进行比较。如果预缴的税款比实际应缴的税款多,那么就会产生退税;反之,如果预缴的税款比实际应缴的税款少,那就需要补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以下几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原本以为能退税,最后却需要补税。一是在多个单位任职受雇并领取工资薪金。这种情况下,每个单位在代扣代缴税款时,都可能会扣除基本减除费用等扣除项目。但在年度汇算时,这些扣除项目只能扣除一次,这就可能导致预缴税款减少,最终需要补税。 二是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这些收入在预缴税款时,适用的预扣率可能和年度汇算时的综合所得适用税率不同。比如劳务报酬所得,预扣率可能相对较低,但年度汇算时,综合所得可能适用更高的税率,从而需要补税。 三是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因扣缴义务人未依法预扣预缴税款。也就是说,扣缴义务人没有按照规定帮我们足额代扣代缴税款,导致预缴税款不足,年度汇算时就需要补税。所以,当遇到这些情况时,原本预计的退税就可能变成补税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