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用家长手机解锁驾驶共享汽车撞伤行人,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我家孩子偷拿我的手机解锁共享汽车出去开,结果不小心撞伤了行人。现在伤者家属要求赔偿,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到底哪些人需要承担责任,责任比例大概是怎样的?
展开


在偷用家长手机解锁驾驶共享汽车撞伤行人的情况下,责任承担需要根据不同主体的行为和过错来确定,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未成年人需承担事故全部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作为直接侵权人,其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应当对事故承担责任。但由于未成年人通常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民事赔偿责任由监护人承担。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其次,家长作为监护人要承担赔偿责任。家长对未成年人有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应当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如果家长没有尽到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偷用手机解锁并驾驶共享汽车,那么家长应当对伤者的损失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再次,共享汽车平台若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存在过错的,也需共同承担责任。例如,平台为了提高使用率,在能够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情况下,却关闭该功能,放弃对实际驾驶人员进行人脸识别,使得未成年人能够轻易解锁并驾驶共享汽车,这种行为存在过错,应当对事故的发生承担一定的责任。 最后,关于责任比例的划分,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综合考虑各方的过错程度等因素来确定。例如在某些案例中,法院可能会认定肇事者家庭负有60%的责任,共享汽车平台运营方因过错较大担责35%,技术支持方有配合行为担责5%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