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被取保候审的人都被收监了?
我之前因为一些事被取保候审了,一直小心翼翼遵守规定。但最近听说好多和我一样取保的人又被收监了,我心里特别慌。想知道到底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违反规定了,还是有其他原因?我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被收监呢?
展开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法院判决前,让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一定条件下暂时不用待在看守所,能在外面正常生活,但要遵守相关规定。很多被取保候审的人又被收监,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是常见原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规定。如果违反这些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重新收监。例如,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居住地,就属于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司法机关有权决定对其收监。 其次,案件情况发生变化也可能导致收监。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新的犯罪事实,或者之前的犯罪证据更加充分,可能会认为其社会危险性增加,不适宜继续取保候审。比如,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嫌疑人还有其他未被发现的犯罪行为,为了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就可能会将其收监。 另外,法院根据审判需要也可能决定收监。在审判阶段,法院会综合考虑案件的性质、情节以及被告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如果法院认为被告人可能会被判处实刑,并且不适合继续取保候审,就会决定将其收监,以便后续的审判和执行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对于被取保候审的人来说,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如果遇到问题,及时与执行机关沟通,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被收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