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为何会变成诈骗罪,取保候审出来严重吗


首先来说说帮信罪为什么可能会变成诈骗罪。帮信罪,简单讲就是明知道他人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活动,还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帮助,并且达到情节严重的就涉嫌犯罪。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采用欺骗手段,获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 在特定情形下,帮信行为可能转化为诈骗罪。当一个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诈骗犯罪,不仅提供帮助,还与诈骗罪犯有共同的犯罪意图时,其行为就不只是帮信罪了,可能会成为诈骗罪的从犯或帮助者 ,要承担相应的诈骗罪刑事责任。比如,有人知道朋友在搞网络诈骗,不仅帮忙提供服务器,还参与策划如何骗钱,这就可能构成诈骗罪。《刑法》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等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再来说说取保候审出来是否严重这个问题。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改变了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状态,但并不意味着案件结束,也不能说明最终的判决结果。 一方面,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是针对那些犯罪情节比较轻微、危害不大的犯罪嫌疑人 。所以从这一点看,如果能被取保候审,说明案件在初步判断时可能不算特别严重。 另一方面,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仍需遵守相关规定,比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等。如果违反规定,可能会被重新羁押。而且最终是否严重,还是要看法院的判决。如果经法院审理,认定犯罪事实成立,仍然可能会被判处实刑。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之,帮信罪变成诈骗罪要依据具体行为和主观故意来判断,取保候审出来后案件走向不确定,要重视遵守规定并积极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