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收入和费用没有期末余额?

我在学习会计和法律相关知识时,对收入和费用这两块比较疑惑。我知道在会计处理里,收入和费用期末好像是没有余额的,但不太理解背后的法律依据和原理。想弄清楚为啥会有这样的规定,这规定在法律层面是怎么一回事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会计核算中,收入和费用没有期末余额主要是基于会计分期假设和权责发生制原则,同时也有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规范。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比如月度、季度、年度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定期总结企业的经营成果。而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从会计核算流程来说,收入类科目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在期末时,为了准确反映当期的经营成果,会将收入类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即本期实现的收入)全部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这就意味着收入类科目在期末结账后没有余额。比如企业销售商品取得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的金额转到“本年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就没有余额了。


费用类科目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等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同样在期末,会把费用类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即本期发生的费用)全部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从而使费用类科目在期末结账后也没有余额。例如企业发生办公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等科目,期末将“管理费用”的金额转到“本年利润”,“管理费用”就清零了。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收入和费用的核算以及期末结转处理都是按照准则要求进行的,这样做有助于准确计算企业当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收入费用是资产还是负债呢?

我在处理财务问题时,对收入费用的性质不太清楚。不知道收入费用到底应该归为资产类别,还是负债类别。我想明确一下它们在法律和财务上的界定,以便正确进行财务核算和处理相关事务。

资产是否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加收入减费用?

我在处理一些财务和法律相关事务时,看到有个说法是资产等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减去费用后的总和。我不太确定这个说法在法律上是不是准确的,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怎么界定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对我处理当前的事务很关键。

准则收入和费用可以抵减吗?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的时候,对于准则收入和费用这一块不太清楚。想知道在法律规定里,准则收入和费用能不能相互抵减呢?如果可以抵减,有什么条件和限制吗?要是不可以,又是为什么呢?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收入算贷方还是借方?

我在处理一些财务和法律相关的事务时,对收入在会计记账里到底算贷方还是借方不太清楚。我知道这在法律规定里可能有明确界定,不然账目就容易混乱。我想弄明白这个问题,以免在财务操作中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不知道有啥依据没?

不产生利润的收入以及不产生现金流的利润在法律上有什么规定和影响?

我在经营公司过程中,遇到了有收入却没利润,有利润却没现金流的情况。我想知道在法律层面,这种现象是否合规,会不会面临什么法律风险,以及相关的法律是如何规定这种情况的。

收入费用表里面为什么没有出现累计盈余?

我在查看公司财务报表时,发现收入费用表里面没有累计盈余这一项。我不太理解,累计盈余也是和公司财务状况相关的,为什么收入费用表不体现呢?想了解下其中的法律依据和原理。

为什么结转税金没有余额?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账目时,发现结转税金后账户没有余额了。我不太理解这是怎么回事,想知道从法律层面来说,为什么结转税金后会没有余额呢?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规定或者原理呀?

结余是否等于收入减支出?

我在处理一些财务账目时,涉及到结余、收入和支出这几个概念。我不太确定在法律层面上,结余是不是就简单地等于收入减去支出。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这样的计算方式是否准确,有没有相关的规定或解释。

收入等于费用加利润吗?

我在做公司财务报表时,对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有点迷糊。想确认下从法律层面来说,收入是不是就等于费用加利润呢?我担心如果关系弄错,报表数据不准确会有法律风险。

利润分配是否是调整账户?

我在学习会计和法律相关知识时,对利润分配这一概念有些疑惑。不太清楚在法律规定的财务处理方面,利润分配算不算调整账户。我想了解这背后的法律依据和原理,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搞清楚利润分配在账户处理上的法律界定。

利润分配是备抵类账户吗?

我在学习会计和法律相关知识时,遇到一个问题。在财务处理中,对于利润分配这个账户不太理解,不知道它属不属于备抵类账户。我想搞清楚这一点,因为这关系到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所以希望有人能从法律和专业角度给我解答一下。

本年利润年终是否要结转余额?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时,对于本年利润这块不太清楚。到了年终,本年利润的余额需不需要进行结转呢?如果要结转,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不结转又会有什么影响呢?希望懂法律和财务知识的朋友帮我解答一下。

结余属于收入还是支出?

我在做财务统计的时候,遇到了结余这个概念。不太清楚结余到底是算收入的一部分,还是算支出里的内容。我想弄明白它在法律层面上到底是怎么界定的,毕竟财务方面涉及到很多合规问题,所以想咨询下结余到底属于收入还是支出呢?

资产增加为什么不会引起负债和收入减少呢?

我在做财务工作时,对会计恒等式里资产、负债和收入的关系不太理解。在实际业务中,有时候资产增加了,可负债和收入并没有减少。我想知道从法律和会计原理的角度,为什么资产增加不会必然引起负债和收入减少呢?

应交所得税科目期末是否应该没有余额?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时,对‘应交所得税科目期末余额’这一块不太清楚。我们公司每个月都会核算所得税,到了期末,我不知道这个科目是不是应该没有余额。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看,有没有相关规定明确这一点,这样我在做财务报表的时候心里也有底。

应交税费为什么不用结转到本年利润?

我在处理公司账务时,发现应交税费好像不用结转到本年利润,不太理解其中原因。我知道一般有些费用是要结转到本年利润来核算利润情况的,那应交税费为啥特殊呢?想弄清楚背后的法律和财务逻辑。

管理费用是否涉及损益?

我在做公司财务报表时,对管理费用这一项有点疑惑。不太清楚管理费用在会计和法律层面上,到底会不会涉及到损益。比如公司日常的办公费用、管理人员工资等这些管理费用,会不会影响到公司最终的盈利亏损情况呢?想了解下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原理。

税金及附加结转后是否有余额?

我在处理公司账务时,涉及到税金及附加的结转。我不太清楚在完成结转操作后,税金及附加科目会不会还有余额。我想知道从法律规定和会计处理规范的角度来看,这个科目结转后到底能不能有余额,希望了解一下相关法律依据和正确处理方式。

本年利润是否需要结转到未分配利润?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账目时,对于本年利润这块有点困惑。不清楚本年利润到底要不要结转到未分配利润里,不了解这样做的法律依据和相关规定,想知道在法律层面是怎么要求的,以及不结转或者结转的话会有什么影响。

净利润是否属于所有者权益?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相关事务时,对净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不太清楚。想知道在法律层面上,净利润是不是就等同于所有者权益呢?希望能了解一下这两者之间准确的法律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