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的老赖会坐牢吗?


在一般情况下,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通常不会导致坐牢。因为民事纠纷主要是平等主体之间关于财产、人身等方面的争议,解决方式多是通过协商、调解、民事诉讼等,目的是让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老赖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从而坐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也就是说,如果债权人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并获得了胜诉判决,要求老赖还钱,而老赖明明有能力偿还债务,却采取转移财产、隐匿资产等手段故意不执行法院的判决、裁定,并且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就可能被认定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于“情节严重”,相关法律解释也有明确说明。比如,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等情形,都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一旦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如果老赖在借钱时就存在诈骗的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那么可能会构成诈骗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所以,在涉及借款问题时,如果发现债务人有诈骗嫌疑,债权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