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结果已出来打官司需要多长时间?


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打官司所需的时间并不固定,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立案阶段。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会对案件进行审查。要是符合法定起诉条件,会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要是不符合,也会在7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接着是审判阶段,这又分不同的程序。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由单个审判员独立负责审理的案件),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的三个月内结案。要是适用普通程序,一般是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不过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就得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要是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进入二审程序,二审法院在收到上诉材料及案卷资料后,5日内完成立案手续。审理对民事判决上诉的案件,审限通常为三个月,如有特殊情况需延长,要经本院院长批准;审理对民事裁定上诉的案件,审限规定为三十日。 另外,如果涉及审判监督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两年内提出。执行程序方面,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的六个月内完成执行工作。 总之,从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打官司,短则几个月(比如适用简易程序且无上诉等情况),长则可能超过一年(如历经一审、二审,案件复杂需要多次延长审限等)。 相关概念: 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独立的第一审诉程序。 普通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通常适用的程序,比简易程序更完整、更系统。 二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在法定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 执行程序: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定的程序,对发生法律效力并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具有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履行其给付义务的司法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