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起诉离婚时,对于对方不知道的存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查到的,以下将从法律依据、查询途径、实际案例以及法律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法律依据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赋予了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权利。在离婚诉讼中,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如果一方隐匿、转移财产等行为可能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另一方有权申请法院进行调查。同时,《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有义务对客户的存款信息予以保密,但在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下,应当协助查询等。例如,法院依法进行调查时,商业银行应当配合提供相关存款信息。
查询途径
- 申请法院调查: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请求法院调查对方的存款情况。法院会根据申请,依法向相关金融机构发出调查令,要求其提供当事人的存款信息。不过,申请人需要提供一定的线索,比如对方可能开户的银行名称、账号的大致范围等,以便法院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例如,知道对方的工资是由某家银行代发的,就可以向法院提供该银行的名称作为线索。
- 借助律师调查:律师在某些情况下,凭借合法手续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查工作。比如,律师可以通过与对方有业务往来的第三方获取一些间接信息,像对方的工资发放银行等,再进一步调查存款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律师的调查范围和权限相对有限,很多时候还是需要通过法院的调查令来获取更详细准确的信息。
- 根据财产线索推理:如果能了解到对方的工作单位,可推断其工资卡开户行;或者知晓对方的一些大额经济往来情况,从而推测出相关的银行账户信息,再进一步通过合法途径查询账户内的存款。例如,知道对方经常与某家银行有业务往来,就可以将该银行作为重点调查对象。
实际案例
有这样一个案例,甲和乙是夫妻,甲准备起诉离婚,但怀疑乙有一笔数额较大的存款自己并不知情。甲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后,向法院申请调查乙的存款情况,并提供了乙所在单位的工资代发银行名称作为线索。法院依法向该银行发出调查令,银行配合提供了乙的工资账户信息及存款余额。最终,在财产分割时,这笔存款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合理分割。
法律建议
- 收集线索: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对方的经济往来情况,比如工资发放银行、大额资金的流向等,尽可能多地收集与对方存款相关的线索,以便在需要时提供给法院或律师。
- 及时申请财产保全:如果发现对方有转移、隐匿财产的迹象,要及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恶意转移财产,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 寻求专业法律帮助:离婚诉讼涉及到复杂的法律问题和程序,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和诉讼策略,提高查询存款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成功率。
总之,起诉离婚时,虽然不能直接随意查询对方不知道的存款,但通过合法的途径和程序,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查清对方的存款情况的,从而保障自身在财产分割中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