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 #抚养权确定
  • #未成年子女
  • #子女权益
  • #法律原则
  • #抚养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确定关乎孩子的未来与成长。本文详细阐述相关原则,包括以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为核心,不同年龄段有不同侧重等,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并给出实用法律建议,助您明晰其中要点。

在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问题上,法律有着明确且细致的规定,旨在最大程度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以下是具体的确定原则:

一、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原则

这是确定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首要和核心原则。无论是父母双方协商确定抚养权,还是由法院进行判决,都应当将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放在首位。例如,在一个案例中,父母双方经济条件相当,但一方有不良嗜好,如赌博、酗酒等,且经常在子女面前表现出来,对子女的心理和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在判定抚养权时,会倾向于将子女判给另一方,以保障子女能够在一个健康、稳定的环境中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这一规定明确了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责任,同时也强调了在确定抚养权时要以保障子女权益为出发点。

二、哺乳期内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哺乳期内的子女,通常指的是不满两周岁的子女。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子女对母亲的依赖程度较高,母亲的哺乳和照顾对于子女的成长至关重要。例如,小王和小李在孩子不满两周岁时离婚,双方都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法院一般会将孩子的抚养权判给母亲小李,除非母亲存在不适合抚养孩子的情形,如患有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有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三、八周岁以上的孩子,法院应尊重其真实意思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有一定的理解和选择。因此,在确定抚养权时,法院会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例如,小明的父母在他十岁时离婚,双方都希望获得小明的抚养权。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会认真听取小明的意见,了解他愿意跟随哪一方生活。如果小明明确表示愿意跟随父亲生活,且父亲具备抚养条件,法院通常会尊重小明的意愿,将抚养权判给父亲。

四、双方协商确定原则

在父母双方能够就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应当优先尊重双方的协商结果。只要协商结果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且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法院一般会予以认可。例如,小张和小赵离婚时,经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双方一致同意孩子由小张抚养,小赵定期支付抚养费并享有探视权。这种协商确定抚养权的方式,既体现了父母对子女抚养问题的自主决定权,也有利于减少家庭矛盾,为子女的成长创造一个相对和谐的环境。

法律建议

  • 对于父母双方来说,在争夺抚养权时,应当充分考虑子女的利益和需求,提供稳定、健康的成长环境。例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子女的教育和生活等。
  • 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尊重法院的判决结果。同时,在诉讼过程中,要积极提供自己有利于抚养子女的证据,如经济状况、教育背景、与子女的感情等方面的证据。
  • 对于八周岁以上的子女,父母应当尊重他们的意愿,引导他们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 无论最终抚养权归属于哪一方,另一方都应当积极履行探视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共同关心和爱护子女的成长。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