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满足哪些条件可以进行保释或减刑?
保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应的概念是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而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
此外,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总之,取保候审和减刑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适用条件和严格的程序,都需要依据具体的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判断和实施。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房客不走构成侵占罪吗
离婚后一方不让探望孩子该怎么办?
伤心的情况能否走医保报销?
申请签证延期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蛀牙修复能否走医保?
别人用我的银行卡领工资是否违法?
个人缴纳养老金个人账户是如何计算的?
车险是否有医保外责任险?
十二岁故意杀人成年后会判死刑吗?
警察诱导口供是否可以翻供?
婚内冷暴力有哪些法律规定?
外省驾照能在本地换新证吗?
一年交一万二的养老保险能退税吗?
被执行人可以作为公司股东吗?
公费医疗的最高报销限额是多少?
政府采购程序的流程是怎样的?
诈骗嫌疑人让我把钱转给第三人该怎么办?
土地使用税在防火防爆方面有减免政策吗?
办理取保候审后还需要开庭审理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