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犯自首、退赔且认罪认罚会怎么判?
我在一个案件里属于从犯,现在想去自首,并且把我该退的钱都退了,也打算认罪认罚。但我心里特别没底,不知道最后法院会怎么判我。我想了解下在法律上,从犯有自首、退赔和认罪认罚这些情节,一般会怎么量刑?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从犯自首、退赔且认罪认罚的判决,需要综合多个法律规定以及具体案件情况来考量。 首先,从从犯的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意味着从犯本身在量刑时就会有相对主犯更为宽大的处理,因为从犯的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 其次,关于自首情节,《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体现了犯罪嫌疑人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节约了司法资源,所以法律给予从轻或者减轻的待遇。 再者,退赔也是一个重要的量刑情节。虽然法律没有明确条文规定退赔一定从轻处罚,但在司法实践中,退赔意味着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进行了经济补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司法机关通常会将其作为从轻量刑的考虑因素。 最后,认罪认罚制度是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新增的重要制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这体现了犯罪嫌疑人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态度,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所以也会在量刑时得到体现。 综合来看,当从犯具有自首、退赔和认罪认罚这些情节时,法院通常会根据具体的犯罪性质、犯罪情节以及危害后果等因素,在法定刑幅度内给予较大幅度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例如,原本可能判处较重刑罚的,可能会减轻到较低的量刑档次;原本量刑幅度就不高的,甚至有可能免除处罚,但这都需要结合具体案件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