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事故后应该先协商还是先拿责任认定书?
我前段时间遇到了一起交通事故,现在对方想和我协商解决赔偿问题。但有人跟我说要先拿到责任认定书再谈。我有点纠结,不知道到底是该先和对方协商,还是先去拿责任认定书,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角度哪种做法更合适。
展开


在遇到交通事故等需要明确责任的情况时,关于是先协商还是先拿责任认定书,并没有绝对固定的先后顺序,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判断。 责任认定书是由交警等相关部门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后出具的书面文件,它明确了事故各方在事故中所承担的责任比例。从法律规定来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先协商有其一定的好处。如果事故情况比较简单、责任比较清晰,双方能够就赔偿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先协商可以快速解决问题,节省时间和精力。比如一些轻微的刮蹭事故,双方对于责任没有争议,就可以直接协商赔偿金额,当场解决。但是先协商也存在风险,如果没有责任认定书,双方对于责任划分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在协商过程中容易产生分歧,而且协商达成的协议可能缺乏权威性和强制力。 先拿责任认定书也有诸多优势。责任认定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对事故责任的认定是客观、公正的。拿到责任认定书后,双方对于各自的责任有了明确的认识,在协商赔偿等问题时会更加有依据。如果协商不成,责任认定书也可以作为后续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重要证据。例如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依据责任认定书来划分双方的赔偿责任。不过,等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可能会导致解决问题的周期变长。 综上所述,在实际情况中,如果事故情况复杂、双方对责任存在争议,建议先拿责任认定书;如果事故简单、责任清晰,双方也有协商解决的意愿,那么可以先尝试协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