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申请期限是否是‘知道’之前必须‘告知’?
我想申请行政复议,但是不太清楚申请期限的规定。听人说要在‘知道’相关情况后申请,但又有人提到‘知道’之前得先被‘告知’。我不太明白这个‘告知’和‘知道’的先后关系以及对申请期限的影响,想了解一下到底是怎样的。
展开


在行政复议的相关规定中,确实强调了在很多情况下‘知道’之前必须‘告知’,这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密切相关。 首先,来解释一下‘告知’和‘知道’这两个概念。‘告知’指的是行政机关有义务将与行政行为相关的事项,比如行政行为的内容、相对人的权利等,明确地传达给行政相对人。而‘知道’则是指行政相对人实际了解到了行政行为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身所享有的复议权利等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这里的‘知道’在很多时候是以行政机关的‘告知’为前提的。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如果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告知义务,那么相对人‘知道’的时间可能就不能简单地以实际了解行政行为内容的时间来计算。 例如,在一些案例中,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后,没有告知当事人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和期限。后来当事人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偶然得知自己有复议的权利,此时申请复议的期限计算就不能从当事人实际知道处罚决定内容时开始算,而应该从当事人实际知道有复议权利时开始起算。 这种‘知道’之前必须‘告知’的规定,是为了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了解相关权利和期限的情况下,能够合理地行使行政复议的权利。同时,也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了规范,促使其依法履行告知义务,避免因未告知而导致相对人错过复议申请期限,从而使得行政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审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