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出了事一起喝酒的都有责任吗


喝酒出了事,一起喝酒的并不一定都有责任。 在我国,民事侵权责任一般是以过错为原则,无过错原则为例外 。 首先,如果存在劝酒行为,并且因为劝酒导致被劝酒人的生命安全受到损害,那么劝酒人就要承担过错责任。比如明知醉酒人不能饮酒,却在喝酒时劝酒,结果引发其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劝酒者要担责。即使不知情劝酒诱发疾病,依据公平责任原则,劝酒者也要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强迫性劝酒也需要担责。在饮酒过程中有言语要挟、刺激对方、强迫灌酒等明显强迫性劝酒行为,造成损害结果的,劝酒者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再者,酒后如果有人驾车、洗澡、剧烈运动,同饮者明知却未加以劝阻,一旦发生损害结果,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过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减轻或免责。 另外,当醉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同饮者负有一定监护义务。若没有将醉酒者送到医院或让其到达有人照顾的场所(如家中),此时发生意外,同饮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规定,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相关概念: 民事侵权责任: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错行为,损害了别人的民事权益,像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就要承担的责任。 过错责任:就是行为人有过错才承担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 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在当事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都无过错,法律又无特别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由法院根据公平观念,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予适当补偿的一种责任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