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诈骗犯罪人的银行卡会被冻结吗?


在电子诈骗案件中,犯罪人的银行卡是有可能被冻结的。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冻结银行卡的概念。冻结银行卡是一种司法措施,简单来说,就是相关司法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限制银行卡的正常使用,让里面的钱不能随意进出。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案件的顺利侦查和后续的处理,防止犯罪人转移、隐匿资金。 从法律依据来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三十三条,需要冻结犯罪嫌疑人在金融机构等单位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通知金融机构等单位执行。也就是说,只要公安机关在侦查电子诈骗案件过程中,认为有必要冻结犯罪人的银行卡,经过合法的审批程序,就可以通知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犯罪人的银行卡进行冻结。 在实际操作中,当警方接到电子诈骗报案后,会展开调查。一旦发现有银行卡与诈骗资金有直接关联,比如诈骗所得资金流入该银行卡,或者该银行卡用于实施诈骗活动的资金往来,警方就会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启动冻结程序。冻结的范围通常会涵盖与案件有关的所有银行卡账户。而且,冻结措施不仅适用于犯罪人的个人银行卡,对于那些为犯罪人提供帮助,用于转移资金的其他人的银行卡,也可能会被依法冻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挽回被害人的损失,同时确保犯罪人的非法所得不被轻易转移。 此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被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这进一步明确了司法机关在冻结银行卡方面的权力和相关限制。所以,在电子诈骗案件中,犯罪人的银行卡被冻结是常见的司法操作,这是保障被害人权益和打击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