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收购与股权收购有什么比较区别?


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是企业并购中常见的两种方式,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来看看概念。资产收购是指收购方以现金、股权或其他支付方式,购买目标公司的实质经营性资产。通俗来讲,就是把目标公司有用的资产买过来,像设备、房产、知识产权等,而不涉及目标公司的股东权益变动。股权收购则是指收购方通过购买目标公司股东的股权,从而获得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这就好比你买了一家公司股东的股份,成为了公司的新老板或者有了很大的话语权。 从法律主体方面分析。在资产收购中,交易的主体是收购方和目标公司,交易的对象是目标公司的资产。比如甲公司收购乙公司的一批机器设备,交易就是在甲和乙之间进行,针对的是设备。而股权收购中,交易主体是收购方和目标公司的股东,交易对象是目标公司的股权。例如甲公司购买乙公司股东丙持有的乙公司股份,交易是在甲和丙之间,买卖的是乙公司的股权。 再说说负债风险。资产收购后,收购方一般仅承担所收购资产上的负债,对于目标公司的其他债务通常不承担责任。还是用上面甲收购乙设备的例子,甲只对这批设备可能存在的相关负债负责。而股权收购中,收购方在获得股权的同时,要承接目标公司的全部负债。假如甲收购了乙公司的股权,那么乙公司之前的所有债务甲都要管。 在税务方面。资产收购涉及的税种较多,包括增值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因为资产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就会产生相应的税务问题。股权收购主要涉及所得税,即转让方转让股权所得需要缴纳所得税。 在操作程序上。资产收购相对简单,主要涉及资产的评估、交割等程序。只要双方谈好价格,完成资产的交接就可以。股权收购则较为复杂,需要经过目标公司股东会决议、股权变更登记等程序。因为涉及到公司股东的变更,要遵循公司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公司的股权转让作出了规定,如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法规对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中的税务问题进行了规范。总之,在选择资产收购还是股权收购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