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阶段异地犯错会如何判刑?


在取保候审阶段如果在异地犯错,处理起来较为复杂。首先要明确,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过程中,公检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项强制性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 被取保候审的人有诸多应遵守的规定,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等规定 。如果在异地犯错,首先面临的是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处理。若违反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会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 人民检察院在接收到执行情况通报后,需在五个工作日之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比如责令犯罪嫌疑人具结悔过,也就是让其深刻反省写下悔过书;要求重新缴纳保证金;提供新的保证人;变更为监视居住措施;甚至采取逮捕措施。 而关于新犯的错如何判刑,要根据新犯罪行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司法机关会对新的犯罪行为进行侦查、检控以及审判。并且通常会将新罪和之前被取保候审所涉的旧案进行考量,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来最终确定刑期。数罪并罚就是一个人犯了多个罪,法院会分别对每个罪行定罪量刑,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决定最终执行的刑罚。 不过具体怎么判刑,要综合考虑新罪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以及犯罪嫌疑人在案件中的各种表现等诸多因素。总之,在取保候审期间一定要遵守规定,避免再犯新错。 相关概念: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数罪并罚:是指对犯两个以上罪行的犯人,就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一定原则判决宣告执行的刑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