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结账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会计结账是在把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计算并记录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会计结账的基本程序。 首先是结账前的准备工作。这一步非常重要,它是保证结账准确性的基础。你需要检查本期内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是否都已经全部登记到相应的账簿中了。比如,公司在这个月销售了一批产品,那么销售业务相关的收入、成本等都要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如果有遗漏,应该及时补记,不能把本期的业务留到下期处理。同时,还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对有关收入和费用进行调整。权责发生制就是说,只要是本期应该获得的收入和应该承担的费用,不管款项是否实际收付,都要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例如,公司这个月已经提供了服务,但还没收到款项,那也要把这笔收入记录在本期。 接下来是结算各种收入、费用账户,并计算本期的利润或亏损情况。你要把所有的收入账户,像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的发生额合计起来;同样,把所有的费用账户,如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的发生额也合计起来。然后用收入合计减去费用合计,得到本期的利润或亏损数额。这一步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己在这个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然后是结算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分别结出它们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对于资产类账户,像现金、银行存款等,要计算出本期增加了多少,减少了多少,最后还剩下多少余额。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账户也是如此。通过这一步,企业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 最后是划线结账,在结账的账户上进行标记。月结时,在各账户本月份最后一笔记录下面划一条通栏红线,表示本月业务结束;然后,在红线下面结算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若无余额,在‘余额’栏内写‘平’字,并在‘借或贷’栏内注明‘平’字样),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最后,再在下面划一条通栏红线,表示完成月结工作。年结时,在12月份月结数字下,结算填列全年12个月的发生额及年末余额,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然后将年初借(贷)方余额列入下一行借(贷)方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年初余额’字样;将年末借(贷)方余额,列入再下一行的贷(借)方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字样;最后加计借贷双方合计数相等,并在合计数下划通栏双红线,表示完成年结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结账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