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增加经营范围需要什么手续?


营业执照增加经营范围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见的变更事项。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办理所需手续。 首先,要明确的是企业类型不同,适用的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对于公司制企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而个体工商户则同样适用上述法规。 第一步,需要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针对公司制企业),形成变更经营范围的股东会决议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如果是个体工商户,则无需这一步骤。这个决议就相当于企业内部对于增加经营范围达成了共识。 第二步,根据决议修改公司章程上的经营范围。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宪法”,它规定了公司的基本运营规则和范围等重要事项,所以经营范围变更后,章程也需要相应修改。 第三步,准备好相关申请材料,通常包括:1.《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可从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下载或者到办事窗口领取;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明确办理此次变更的具体人员;3.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4.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5.如果增加的经营范围中有需要前置审批的项目,还需提交相关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书复印件或许可证明。前置审批项目就是在正式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前,需要先获得特定部门的批准,比如经营食品销售需要先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第四步,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到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通过线上政务服务平台进行申请。工商部门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等。 第五步,如果审核通过,申请人就可以领取变更后的营业执照。一般情况下,工商部门会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是否准予变更登记的决定。如果申请材料存在问题,工商部门会通知申请人补充或者修改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