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报销比高铁二等座高时进项抵扣怎么抵?


在探讨出差报销比高铁二等座高时进项抵扣如何操作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进项抵扣的基本概念。进项抵扣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允许将购进货物、劳务、服务等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扣除。这一规定旨在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第六条规定,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 + 9%)× 9%。 通常情况下,对于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的进项抵扣,是以合法有效的扣除凭证上注明或计算的税额为准。高铁二等座的进项抵扣按照上述公式计算。但当出差报销比高铁二等座高时,比如选择了更高等级的坐席或者采用了其他交通方式导致费用增加,进项抵扣需要分情况来看。 如果企业有明确的财务制度,规定了差旅费的报销标准以高铁二等座为上限,那么在进行进项抵扣时,也只能按照高铁二等座对应的金额来计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超出标准的部分,不能进行进项抵扣。例如,企业规定高铁二等座票价为500元,而实际乘坐一等座花费了800元,那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500÷(1 + 9%)× 9% 。 如果企业没有相关的报销标准限制,且取得的是符合规定的扣除凭证,那么可以按照实际支付的符合规定的交通费用来计算进项税额。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费用必须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合理支出。比如,因为商务紧急情况选择了更高级别的交通方式,且有相关的说明和审批,就可以按照实际票据金额计算进项税额进行抵扣。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要留存好相关的发票、行程单等凭证,以备税务机关检查。同时,要按照税务规定准确计算和申报进项税额,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税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