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证行不符点拒付下买方有什么情况和应对方式?
我是做进出口贸易的,在一笔交易中开证行以不符点拒付了。我作为买方现在很迷茫,不清楚这种情况下我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也不知道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想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方法。
展开


在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是一种常见的支付方式。当开证行以不符点拒付时,对于买方来说,有几个关键方面需要了解。 首先,要明确不符点的概念。不符点指的是受益人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条款或相关国际惯例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比如单据上的货物名称、数量、日期等信息与信用证规定不符。依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开证行有权利在发现不符点时拒付。 从买方角度来看,当开证行拒付后,买方需要核实不符点是否真实存在。如果不符点是合理的,买方需要考虑是否继续接受货物。若买方决定继续交易,可以与卖方协商解决不符点问题,如修改单据等。若买方认为不符点不成立,开证行的拒付不合理,买方可以要求开证行重新审核单据。 在法律层面,根据我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相关规定,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合同中已有明确约定。如果卖方交付的货物和提交的单据存在不符点导致开证行拒付,卖方可能构成违约。买方有权依据合同约定要求卖方承担违约责任,比如要求卖方重新提供符合要求的单据,或者要求赔偿损失等。 同时,买方还需关注货物的状态和风险转移问题。在CIF、CFR等贸易术语下,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风险就从卖方转移到了买方。所以即使开证行拒付,买方也可能需要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因此,买方要及时与运输方、保险公司等沟通,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总之,在开证行不符点拒付的情况下,买方要依据相关法律和合同约定,谨慎处理,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