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供出上家并退赔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判缓刑?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关于帮信罪供出上家并退赔能否判缓刑,需要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缓刑的法定条件来看,依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 犯罪情节较轻:帮信罪本身法定刑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在共同犯罪中作用较小,或者提供帮助的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所起作用不大等,可认定犯罪情节较轻。供出上家如果对案件侦破起到关键作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犯罪情节相对较轻。 2. 有悔罪表现:供出上家以及积极退赔可以作为判断有悔罪表现的重要依据。主动配合调查,如实交代罪行,表明其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正确认识;积极退还赃款,减轻受害人损失,展现出积极弥补过错的态度。 3.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司法机关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例如犯罪人的一贯表现、犯罪动机等。如果犯罪人是初犯,且供出上家、退赔后真诚悔悟,可认为其再犯罪的可能性较小。 4.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主要考虑其回归社区后是否会对社区的安全、秩序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其平时表现良好,所在社区也愿意接纳和监督,一般可认为符合这一条件。 其次,虽然供出上家与退赔款项可作为量刑考虑要素,但缓刑与否仍需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例如犯罪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等。如果帮信行为导致了特别严重的后果,如被害人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扰乱等,即使有供出上家和退赔的行为,也可能不会判处缓刑。 最后,若罪犯同时涉及其他更为严重的罪行,如电信网络诈骗、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妨害信用卡管理等,则可能按较重的规定定罪量刑,这种情况下判处缓刑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总之,帮信罪供出上家并退赔有可能判缓刑,但最终是否能判缓刑,需要法院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及被告人身心状况等进行审慎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