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开庭可以进行庭前调解吗?
我有个民事纠纷案子马上要开庭了,听说调解能更快解决问题,也免得伤和气。我想问问,在法院正式开庭的时候,能不能进行庭前调解呀?我不太懂法律程序,就怕错过这个机会,所以来问问。
展开


在法院开庭时,是可以进行庭前调解的。庭前调解,简单来说,就是在正式开庭审理案件之前,由法院工作人员主持,让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尝试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 从法律依据上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同时,该法第一百零二条也提到,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庭前调解具有诸多好处。对于当事人而言,它能节省时间和精力,避免经历漫长的诉讼过程。而且通过调解达成的协议,双方更容易自觉履行。对于法院来说,也能提高司法效率,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不过,庭前调解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双方当事人都必须自愿参与调解,任何一方不愿意调解,法院都不能强制进行。其次,调解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在庭前调解过程中,双方达成了一致协议,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就具有法律效力,与法院的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执行力。要是调解不成功,法院就会及时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