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交通事故是否可以调解?
我前几天开车和一个外国友人发生了交通事故,双方在责任认定上有点分歧。我想知道这种涉外的交通事故能不能进行调解呀?我不太想把事情闹大,要是能调解解决最好了,所以来问问具体的法律规定。
展开


涉外交通事故是可以进行调解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涉外交通事故。涉外交通事故指的是涉及到外国人、外国车辆等具有涉外因素的交通事故。在我国,为了妥善处理这类事故,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了相应的调解程序。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九十三条,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当场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由各方当事人签字,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调解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调解依据;(二)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基本事实和损失情况;(三)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数额;(四)各方的损害赔偿责任及比例;(五)赔偿履行方式和期限;(六)调解日期。经调解各方当事人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止调解,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送达各方当事人。 这意味着,在涉外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各方当事人都愿意通过调解来解决纠纷,那么可以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主持下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交警会依据事故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事故责任和赔偿问题进行协调。如果调解成功,会制作调解书,各方按照调解书的内容履行义务;如果调解不成功,交警会终止调解,当事人可以通过其他法律途径,比如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纠纷。 需要注意的是,在调解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循自愿、合法的原则。也就是说,调解必须是各方都自愿参与的,不能强迫一方进行调解;同时,调解的内容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这样才能确保调解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切实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