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民族的男女可以结婚吗


不同民族的男女是可以结婚的。在我国,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法律并没有禁止不同民族的男女结婚。 不过,不同民族男女结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这就是说,结婚必须是双方发自内心愿意,不能被强迫。 其次,结婚年龄有要求,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当然,各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适当降低结婚的年龄。 再者,双方不存在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简单来说,直系血亲就是父母、祖父母、子女等直接有血缘关系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比如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有这类关系是不能结婚的。 另外,不能违反一夫一妻制,也就是有配偶的不得再与他人结婚。 最后,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婚姻关系也就确立了。 相关法律条文依据是《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规定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第一千零四十八条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 。 如果一些少数民族本民族内部有相应规定限制与外民族通婚,那么该民族居民需要实际执行其内部规定。此时男女双方当事人就要以大局为重,尊重民族习惯。总之,只要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不同民族的男女是可以结婚的。 相关概念: 直系血亲: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 旁系血亲: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