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能抓到人吗?


网络诈骗不一定能抓到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网络具有跨地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诈骗分子能够很好地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位置。他们可能利用虚拟身份、代理服务器、加密通信等技术手段,增加警方追踪和定位的难度,从而逃避警方的抓捕。 其次,很多受害者缺乏固定证据的意识。在遭受网络诈骗时,没有及时保存与诈骗分子联系的相关记录,如电子邮件、银行汇款单、手机短信等。由于证据不足,也会给警方的调查和破案带来很大阻碍。 不过,虽然网络诈骗的破案难度较大,但警方会竭尽全力去破案,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警方通常会采取多种手段来寻找并锁定这些罪犯,例如网上通缉、广泛搜寻以及发动全民举报等。 从法律角度来看,网络诈骗达到一定数额会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司法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同的地区金额标准会有不同,结合具体地区情况而定。 此外,关于诈骗立案后是否抓人,要根据犯罪的情节判断。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指定的地点或者他的住所、所在单位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也可以在传唤的同时进行刑事拘留,只有经过合法手续批准的,可以逮捕,一般先行拘留,然后逮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