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专利时可以确认专利权吗?


在探讨申请专利时能否确认专利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专利申请和专利权确认的基本概念。专利申请是指申请人向国家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的获得专利权的请求行为。而专利权确认,则是国家专利行政部门经过法定程序审查后,认定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的权利。 从我国专利申请的流程来看,申请专利时是不能确认专利权的。以发明专利为例,申请人提交申请后,专利行政部门会先进行初步审查。初步审查主要是查看申请文件是否符合形式要求,比如申请书的格式、内容是否完整等。这一阶段只是对申请材料的初步审核,并不会涉及到对发明创造是否真正具备专利性的实质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初步审查通过并公布后,还需要进行实质审查。实质审查是对发明创造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全面审查。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只有经过实质审查,发明创造符合这些条件,专利行政部门才会授予专利权。 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虽然不需要进行实质审查,但也并非在申请时就确认专利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这也说明,只有经过专利行政部门的审查和公告程序,专利权才能得到确认。 综上所述,申请专利时不能确认专利权。专利申请只是获取专利权的第一步,只有经过专利行政部门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并最终作出授予专利权的决定后,申请人才能真正拥有专利权。申请人在申请专利过程中,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申请流程,积极配合专利行政部门的审查工作,以提高获得专利权的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