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国家机关印章能够判缓刑吗
我有个朋友,之前因为不懂法,参与了买卖国家机关印章的事,现在很担心会被重判。想问问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争取到缓刑啊?主要是想了解下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案例来看,具备哪些条件才有可能被判处缓刑。
展开


买卖国家机关印章是有可能判缓刑的,但难度较大。首先要了解“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这个法律概念。简单来说,就是非法去制造、改变以及买卖国家级公务单位所颁发的公文、相关证件及印章的行为。这些公文、证件和印章是国家机关进行管理活动的重要凭证,非法买卖会严重干扰其管理活动,破坏社会管理秩序。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涉及买卖国家机关印章,想要争取缓刑,比如像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交代犯罪行为;积极退赃,弥补因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有立功表现,帮助司法机关侦破其他案件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法官在量刑时考虑是否适用缓刑的因素。不过,由于买卖国家机关印章对社会秩序危害较大,总体而言判处缓刑相对少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