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无法给予公平公正时能否自己动手解决?
之前我遇到个事,对方明显侵犯了我的权益,我找相关部门处理,可感觉进展很慢,也没达到我想要的公平结果。我就想,要是法律没办法及时给我公平公正,那我自己动手去解决行不行呢?
展开


在法治社会中,当遇到法律无法及时给予公平公正的情况时,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是不可取的,这在法律层面是不被允许的,并且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公平公正是法律追求的核心价值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案件的复杂性、证据收集难度等多种因素,可能会出现法律程序推进缓慢或者结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可以绕过法律程序自行采取行动。自行解决问题往往容易导致新的冲突和违法行为的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当事人在自行解决问题过程中采取了暴力、威胁等手段,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就可能违反该法,面临治安处罚。 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更是对各种犯罪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比如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如果因为自行解决问题而触犯了刑法,将会面临更为严厉的刑事制裁。 法律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觉得法律没有及时给予公平公正时,我们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解决。例如,可以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也可以通过申请法律援助,获得专业的法律帮助。同时,要相信法律程序虽然可能存在一定的时间成本,但最终会给予一个公正的结果。切不可因一时冲动而自行采取行动,否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让自己陷入违法犯罪的困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