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刑事谅解书在法院能作为减刑依据吗?
我之前开车出了交通事故,导致对方受伤,现在对方给我出了交通刑事谅解书。我想问问,这个谅解书在法院审理的时候,能不能作为给我减刑的依据呢?我很担心会判得很重,所以特别想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展开


交通刑事谅解书在法院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减刑依据的,但这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来理解。 首先,我们要明白交通刑事谅解书是什么。它是在交通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表示谅解,并请求司法机关从轻、减轻或免除对犯罪嫌疑人刑事处罚的书面文件。这体现了被害人一方的态度,意味着他们在情感上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有了一定程度的宽容。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这里的“情节”就包含了很多方面,而取得被害人谅解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酌定从轻情节。酌定情节虽然不是法律明确规定必须从轻处罚的情节,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量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中也提到,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由此可见,交通刑事谅解书在量刑时是有一定作用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交通刑事谅解书并不是减刑的绝对依据。法院在量刑时会全面考量整个案件情况。如果犯罪行为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即使有谅解书,也不能大幅减轻处罚。例如,如果交通肇事逃逸后致人死亡,且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即使取得了谅解书,法院也不会轻易大幅减刑。同时,如果犯罪嫌疑人只是单纯拿到了谅解书,但没有真诚悔罪、积极赔偿等表现,法院也不会将其作为主要的减刑考量因素。所以,谅解书只是法院量刑时的一个参考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