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可获得多倍赔偿的情况主要有哪些?


在我国法律体系下,受害人可获得多倍赔偿的情况有不少。 首先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如果消费者遭遇欺诈,是可以获得双倍赔偿的。欺诈简单来说,就是经营者通过编造虚假情况、歪曲事实或者掩盖真实情况等手段,骗得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比如商家把普通产品冒充名牌产品卖给消费者,就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双倍赔偿。 其次,要是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获得十倍赔偿。《食品安全法》第96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比如买到过期食品、变质食品等情况。 在劳动领域,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例如公司没有正当理由突然辞退员工,就可能需要支付双倍赔偿。 人身保险方面也有特殊规定。鉴于生命无价,且人身保险是以人的身体和生命作为保险标的,《保险法》并不禁止在人身保险合同中的重复保险,被保险人可以先后或同时参加同一种或几种人身保险,而且可以根据约定得到规定的多重保险金。也就是说投保几份,在符合条件时可获得几份赔偿。而对于财产保险,重复保险的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投保人只能就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部分,请求各保险人按比例返还保险费。 还有一种情况是投保后受到他人伤害,如果在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条款中没有“被保险人由于遭受第三者伤害,依法应负赔偿责任时,保险人不负给付医疗费责任”这样的约定,保险人应负给付医疗费的责任。这种情况下,受害人可要求保险人、加害人分别全额赔偿。 相关概念: 欺诈:指经营者采用捏造虚假情况、歪曲事实,掩盖真实情况等手段实施欺骗,使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而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的行为。 重复保险: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与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且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