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强制执行的流程和执行时间是怎样的?
我打赢了民事诉讼的官司,但对方一直不履行判决。我想申请强制执行,可又不太清楚具体的流程是怎样的,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能执行下来。我很着急拿到属于我的赔偿,希望能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详细情况。
展开


在民事诉讼中,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强制执行的流程和执行时间。 首先是强制执行的流程。第一步是申请,申请人需要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提交申请执行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相关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第二步是法院受理。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如果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第三步是发出执行通知。法院受理申请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 第四步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果被执行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仍未履行义务,法院有权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等强制执行措施。 关于执行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但如果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执行时间就难以确定了,可能会出现执行中止等情况,待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时,再恢复执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